首页 >> 生活

枣庄市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赋能营商环境优化

2022-12-14 10:23:56 来源:鲁网

12月13日,枣庄市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赋能营商环境优化新闻发布会在枣庄会展中心举行。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城市转型促进中心主任秦魁致发布辞。市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工会主任吴静,市发展改革委四级调研员崔海庆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新闻二科副科长、三级主任科员褚苗主持会议。


(资料图片)

秦魁介绍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力统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赋能营商环境优化,助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推进,各项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10月份地级市信用综合指数排名,枣庄市取得了全国第五,全省第一的好成绩,标志着枣庄市社会信用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以制为本,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四梁八柱”。贯彻《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印发实施《枣庄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构建形成以信用信息更全、信用应用更广、信用监管更强、信用环境更优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社会信用体系。围绕《规划》任务目标,出台了《枣庄市个人信用积分管理办法(试行)》《枣庄市关于建立信用承诺制度的实施办法》《枣庄市关于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加快了枣庄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进程。

以数为基,信用平台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依托“一网三库一平台”,推动信用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中国(山东枣庄)”网站与省平台、网站实现一体化对接,覆盖全域,打造了集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分析处理、公示查询、信用监管、奖惩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信用信息系统。突出加强行政管理、科技研发、水、气、社保、公积金等涉企信息归集力度,推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提质扩面。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信用信息近5亿条,各区(市)政府及50多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参与信用信息共享,建立起跨部门、跨行业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常态化机制,有效促进了政务服务效能提升。

以管提效,助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扩大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覆盖领域,助力“放”得更宽、“管”得更准、“服”得更优。一是落实信用承诺制度,全面推进诚信自律类、证明事项类、审批替代类、信用修复类、容缺受理类5类信用承诺落地实施,编制覆盖市、区(市)两级的信用承诺目录事项清单,鼓励市场主体主动作出信用承诺公示,累计归集信用承诺及履约践诺信息206万条,推动形成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二是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应用领域超过40个,覆盖建设工程、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重点行业领域,对信用状况良好的市场主体,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状况较差的市场主体,加大监管频次,推动建立多部门联合、各领域参与的差异化监管机制,提升了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三是深入开展信用联合奖惩,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治理。在“信用枣庄”网站公示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等守信激励对象名单,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等失信惩戒对象名单,加强诚信守法激励,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100%接入省平台,行政管理事项办理过程中累计开展信用核查1229万次,调用联合奖惩系统查询信用信息940万次。四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加强公务员诚信档案建设,把考核奖惩和其他失信信息纳入公务员诚信记录;建立健全政务领域失信责任追究机制,开展“信用进机关”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政务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信赋能,倾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做好结合文章,积极探索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是信用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作用进一步发挥。推动枣庄普惠金融中心服务平台接入省级节点,向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规范化、机制化共享融资授信信息,平台入驻金融机构达到16家,覆盖市内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布金融产品143项,实名入驻企业达到61357家,撮合放款492.48亿元,其中信用类贷款34.85亿元,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二是创新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信用服务新机制,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打造“重点项目信用档案”,纵向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山东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对接,横向与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公共资源交易、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深度共享,全面反映企业从设立到建设发展全过程的信用状况。普惠金融平台设立“重点项目专区”,围绕省市重点项目、政府专项债项目、重点技改项目等,量身定制金融支持方案,积极发布融资需求,引导金融机构精准配置信贷资源。三是提高信用协同修复效能,把修复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最大限度为企业赢得时间效益,帮助企业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累计办理信用修复6736件。

以宣促导,“诚信枣庄”更加靓丽。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事事讲诚信 厚道枣庄人”在全市上下蔚然成风。一是深入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印发《诚信倡议书》《事事讲诚信 厚道枣庄人——枣庄市诚信宣传读本》,以全市行政审批大厅和65个镇街政务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结合信用“六进”工程,广泛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200余次,《别让失信 照进现实》《以诚信铸口碑》微视频入围省委宣传部“新时代美德山东”公益宣传展示作品。二是探索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市民信用积分“榴花分”,把文明行为、医生等重点人群执业行为承诺践诺信息和志愿服务、荣誉激励等信息纳入信用记录,积极拓展“信易购”“信易医”“信易游”等诚信市民激励措施应用场景,倡导文明守信行为。三是鼓励区(市)探索“信用+”基层治理新路径。薛城区出台《农村和社区居民诚信积分评价办法》,以信用配套村规民约,试点17个村(社区)破题“信用善治”,调动更多力量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有效破解了“干部干,群众看”的基层难题。

新闻伴读

发布会现场问答实录

记者:您提到了深化政务诚信建设,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请您具体介绍一下。

秦魁介绍:政务诚信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守信践诺,发挥政府在诚信建设中的示范表率作用,取信于民,这既是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诚信社会的重要基础。

强化政务诚信建设考核。科学动态调整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凡是出现重大失信事件或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直接扣分。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杜绝随意承诺给予政策优惠,尊重并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强化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加强公益类事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各事业单位签订信用承诺书主动作出信用承诺,通过“信用中国(山东枣庄)”等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公务员诚信档案建设,准确、完整记录公务员在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依法行政、守信践诺等情况,形成公务员信用档案,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披露,将公务员诚信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提升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

抓好政务领域失信问题治理。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失信政府机构相关人员责任追究机制的通知》《枣庄市关于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的工作方案》,建立政府失信清单、市级政府机构失信反馈机制,开展政府公开承诺,加强社会监督,尤其将“新官不理旧账”违约毁约等失信问题作为整治重点,完善责任追溯机制,惩戒到人。加强对严重政务失信事件的预警监测。对被列入国家和省监测预警的政府机构失信问题实施挂牌督办机制,枣庄市连续几年未发生政府及政府机构失信事件。建立健全政务失信问题长效治理机制。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均制定政务诚信建设工作方案,健全领导体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强化部门协同,狠抓任务落实,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政务诚信建设任务。

加强政务领域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开展“信用进机关”实践活动。加强诚信法治教育,将信用政策法规纳入机关干部日常学习内容,实施政务守信践诺行动,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强化信息归集共享服务和查询应用。实施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计划。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库,强化管理在考录中违纪违规和不诚信行为的人员。严格执行《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察办法》,对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严重失信行为,且信用未修复的不得确定为录用人选,增强干部职工的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记者:近年来,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不断提高,作为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请问市人民银行在提供征信服务中都做了哪些工作?

吴静介绍:近年来,市人民银行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双牵头”部门之一,紧紧围绕人民银行总分行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践行“征信为民”宗旨,坚持让征信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扩大征信服务供给,维护群众合法征信权益,全面提升征信服务社会、服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征信查询网点供给量进一步扩大,社会公众查询征信更加方便快捷。市人民银行在全市新增6个征信查询网点,其中1个已启用,12月份启用其余5个,全市查询网点年末可达18家,每个区(市)不少于两个征信查询网点,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就近查询的需求。市人民银行增设一台企业自助查询机,提高了企业查询信用报告的效率。全部网点的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提供“午间不断档”服务,商业银行查询网点实行周末及节假日轮值查询服务,其中滕州政务服务中心自助查询机实现“午间不断档,全年不打烊”服务。2022年前11个月,共查询个人信用报告14.32万笔,企业信用报告3376笔。

线上查询得到大力推广,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查询征信报告。市人民银行积极向社会推广“齐鲁征信通”微信小程序和网银、手机银行、云闪付等“线上”查询方式,通过《大众网》《齐鲁晚报》《枣庄日报》等媒体对外宣传,各查询网点均张贴“征信查询二维码”,方便群众享受安全快捷的“非接触式”查询。推进电子版信用报告应用于鲁农担、开盘楼盘、高校大学生等场景,“线上”查询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

优化征信异议投诉服务,时刻把维护群众征信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市人民银行指导全市金融机构扎实做好征信异议投诉,保护征信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今年前11个月,全市人民银行系统共受理个人征信异议48笔,企业征信异议6笔,回复率100%。针对疫情形势,组织金融机构为408名个人和48户企业调整还款安排或修改逾期记录。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征信修复”乱象,联合市发改委、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让广大人民群众远离“征信修复”骗局。

全市信用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社会诚信建设成果突出。今年以来,市人民银行组织全市金融机构,持续开展了“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和征信知识“进企业、进高校、进社区”等系列活动,举办活动248场,直接受众14.4万人次。有效开展线上宣传,受众30余万人次。连续两年将征信知识装入大学生录取通知书,让全市三所高校的2万多名新生提前接受征信教育。联合农业农村局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白名单”等信用好的企业推送给金融机构,推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下一步,市人民银行将切实履行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双牵头职责和征信业监督管理职责,进一步优化征信服务措施,强化征信权益保障,提升征信服务水平,促进“诚信枣庄”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的信用支撑。

记者:国家非常重视信用建设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请问,下一步,枣庄市在提升监管效能,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方面,有哪些考虑和打算?

崔海庆介绍:下一步,枣庄市将不断拧紧信用监管的“螺丝钉”,形成信用监管由轻到重、分级分类、环环相扣、动态监管的运行机制。具体将落实好以下三项重点工作:

加快推进信用监管机制的创新。制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和标准。组织开展经营者准入前诚信教育,鼓励支持行业主管部门编制市场准入诚信践诺读本,广泛开展市场主体守法诚信教育。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等事项中,积极拓展信用报告应用。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自愿注册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在“信用枣庄”网站或其他渠道上自愿注册资质证照、市场经营、合同履约、社会公益等信用信息,开展信用评价和生成信用报告。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的作用,进行信用大数据分析,建立风险预判预警机制,强化对信用监管的支撑。

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全面落实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编制实施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目录,加强告知承诺信用管理制度建设。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会员信用记录,开展信用承诺、诚信倡议、信用评价和信用等级分类等工作。完善履约践诺跟踪机制,将市场主体作出的信用承诺及其履约情况记入信用记录,对虚假承诺、违约毁诺的市场主体依法依规进行约束,并将有关信息归集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全面推进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以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工程质量、环境保护、特种设备、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交通运输、互联网金融、养老托幼、城市管理等与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领域为重点,制定完善行业信用监管指标体系,搭建信用监管系统,开展行业信用等级评价。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等级相结合,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信用风险一般的市场主体,按常规比例和频次抽查;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积极引导行业组织和信用服务机构进行协同监管,形成全社会参与监管新局面。

标签: 社会信用体系 金融机构 建立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