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

破解停车难,济南出实招补短板

2023-07-04 10:15:17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为“衣食住行”中的重要一环,城市交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济南市已经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常住人口近千万,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28万辆,并以每年29万辆的速度增长。单核城市发展模式,地形东西狭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济南市从全局着眼、通盘考虑,正在科学规划建设交通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智慧交通,同时加强停车场建设管理。

毋庸置疑,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点多、线长、面广。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第一个关键点就是系统打造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完善停车治理体系。完善领导推进机制,停车工作涉及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收费等多个环节,济南正考虑组建常态化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更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其次,科学规划停车设施布局。济南市主城区停车泊位共有155万个,按照标准配比计算,缺口达65万个。从布局现状来看,存在规划历史欠账多、配建标准低、规划布局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老旧小区、商业中心、医院等区域停车配建标准低,公共停车资源不足。济南正在编制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在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建设中,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配建或预留道路和停车设施空间。特别是重点区域,努力实现地上地下空间优势互补、综合利用。再次,优化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当前,济南市公共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公交和轨道交通仍有站点不够科学、覆盖率不高等问题。比如,截至2022年底,济南轨道交通里程仅为84.1公里,公共交通的不便捷,导致市民倾向于自驾出行,加剧了停车难。因此,济南正加大力度引导市民改变出行方式,优化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出行体系。比如完善轨道交通线网,推进二期6条159公里在建项目;优化地面公交线路,开通定制公交、通勤专车、假日旅游专线等,提升公交服务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相关资料图)

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是破解停车难的第二个关键。

在存量上挖潜,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提高利用率。从总量上看,济南现有划线车位,白天停车饱和度为60.71%,夜间为76.04%。分类别、分时段看,办公类停车设施白天利用率为78.66%,夜间为37.85%;居住类白天利用率为53.25%,夜间为89.15%。而学校、剧场等文化场所及景区、酒店等旅游场所,现有车位分时段综合利用率也都不高。因此,现有停车资源利用仍有进一步挖掘提升的空间。

一是改造提升、公用共享。针对老城区、老旧小区等因历史欠账大,导致停车资源紧张的区域,结合城市更新、综合整治等,通过推广立体停车设施、多元共享等方式,因地制宜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积极探索停车资源限时开放、错时共享、租售并举等模式;继续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内部停车设施,在节假日、双休日、夜间固定时段对外开放;鼓励商业设施、写字楼、旅游景区、体育场馆等停车设施,在空闲时段向社会开放,缓解周边社会车辆停车压力。

二是推广智慧化场景应用。研究表明,运用智慧停车技术,可以使交通拥堵减少30%,寻找车位时间缩短6-14分钟。比如,杭州市停车信息统一平台已接入150万个泊位信息,占全市75%以上,推出泊位“一点达”停车诱导,将采集到的停车场泊位忙闲状态进行实时发布,极大方便市民实时停车找位。

以“数字济南”建设为契机,搭建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系统,实现停车资源一网汇聚、一屏展示、一键推送,为市民提供实时、动态、精准的停车信息服务。对现有停车场智能化改造,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广运用,优化现有停车场的管理,最大限度提升利用率。

三是用活用好价格机制。针对核心商圈、热门景点、重点医院等区域,运用价格杠杆调节作用,促进泊位周转利用。比如,苏州实行差别化收费政策,对供需缺口大、矛盾突出的区域可实行较高收费,供需缺口小、矛盾不突出的区域实行低收费或免费,适当扩大同一区域路内与路外停车场之间的收费标准差距,以引导更多车辆使用路外停车场,抑制不合理停车需求,提升泊位周转率。

破解停车难的第三个关键是增加停车设施有效供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加强政策资金保障,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多渠道增加泊位有效供给。

一方面,要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首先在用地保障上,在符合规划等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允许增建、扩建或改造增加停车位,鼓励用自有土地增建公共停车设施。其次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商业银行探索提供基于公共停车设施产权和使用权的抵押融资、融资融券等金融服务。还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并通过奖补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大胆创新、完善利益分配、风险分担政策机制,积极破解社会资本在停车设施建设上“不愿投”“不敢投”的困局。对需求大收益好的中心城区、交通枢纽等区域的停车设施,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投资为主开发运营。有条件的城市片区可通过项目打包、统一招标、规范补贴等方式鼓励进行规模化开发。

完善停车管理法治保障是破解停车难的第四个关键。

停车管理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停车执法力度不大、违停成本低等问题,是造成“停车难”的重要原因。

健全停车管理法规体系。济南市人大常委会正在修订《济南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条例》,完善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制度,为依法治理城市停车问题提供法治保障。

加强停车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停车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标准规范,构建多层次标准规范体系。明确不同区域、类别建筑停车设施及公交场站配建标准,强化新能源充电桩、无障碍停车位、货车车位等配置。结合城市汽车保有量和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对停车配建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依法整治停车秩序。建立健全执法联动机制,充分利用智能感应、智慧监控等科技手段,重点提升老旧小区、老旧街区等区域停车执法水平,依法查处违法停车行为,维护良好停车秩序。严格依法查处堵塞消防通道等停车行为,确保生命通道畅通。新改建公共停车设施建成营业后,基本停车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的,视情减少或逐步取消周边路内停车位。规范电动汽车专用车位管理,出台相关管理规范,惩戒占用专用车位行为,引导有序停车。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国陆 报道)

标签: